医患之间的"举证责任倒置"是哪部法律里提出的,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2:46:44

民事诉讼法

民事案件在举证责任上,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然而在许多情况下,权利人却由于不掌握、又无力取得等某些原因无法举证。于是民事法律上又有了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本文试图从有利于民事诉讼的实践的目的出发,根据证据形成的客观规律提出举证责任倒置应遵循的原则,并据此进行立法、释法和司法建议。 一、什么是举证责任倒置
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将原本应当由主张一定的法律事实的一方当事人举证的责任,规定由对方当事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74条的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在下列侵权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
(1)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4)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5)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6)有关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指出,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没有过错和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